認識Harry Lim
那位讓世界搖擺的「小將軍」
在爵士樂的黃金年代,有一位人物格外引人注目——不只是因為他對音樂的敏銳品味,更因為在一張張黑白合照中,他是唯一的亞洲面孔。
哈利・林(Harry Lim),1919 年出生於荷屬東印度的巴達維亞(今印尼雅加達),是一位熱愛爵士的狂熱份子,最終成為美國爵士圈中的關鍵推手。
他被暱稱為 「將軍」、「小將軍(Little Heneral)」,以及帶點幽默意味的 「小爪哇(Javanette)」,是一位穿梭於文化之間的橋樑、爵士唱片製作人與場景締造者。他的故事,值得被更多人記住。
從爪哇到海牙:爵士魂的養成
「從我十歲開始,就對爵士樂產生濃厚興趣。」——哈利・林
哈利的爵士啟蒙極早。年僅 13 歲的他,已能分辨數百支歐美樂團的風格。
他在荷蘭海牙接受教育,並經常前往 倫敦、巴黎、布魯塞爾、柏林 等城市,只為追尋音樂。
在荷蘭,他偶然認識了薩克斯風傳奇 科爾曼・霍金斯(Coleman Hawkins)(兩個人剛好是鄰居),這段友誼不僅開啟了他的人脈,也成為他深入爵士核心的起點。
「要分辨優劣,其實沒花太多時間。」他這樣說,語氣輕描淡寫。
飯店套房裡的傳奇 Jam Session
1939 年,哈利踏上美國,並迅速在爵士圈掀起波瀾。他在 芝加哥的飯店房間 裡舉辦了傳奇性的 Jam Sessions(即興演奏會),讓小小的套房成了非正式的爵士俱樂部。
這些週末演奏會迅速成為傳奇。還被美國《時代雜誌》 報導記載,因為當時最頂尖的音樂家們紛紛現身:班尼・古德曼(Benny Goodman)、羅伊・艾爾德里奇(Roy Eldridge)、傑克・蒂加登(Jack Teagarden) 等無一缺席。
「他人緣太好了,幾乎所有樂團領袖,從古德曼起,都答應要參加他的週日下午即興演奏會。」
1941 年《Music and Rhythm》雜誌甚至寫道:
「年輕的哈利為爵士樂貢獻良多。他讓原本快失去活力的芝加哥爵士圈重新點燃了希望。」
踏實製作,真誠選樂
1943 年,哈利說服 Keynote Records 老闆讓他(用獨立製作,也就是他自己出錢錄音,再與唱片公司拆帳分享利潤)經營該產品公司的爵士部門,原為政治民謠唱片為主的品牌,因他之手變成了當代爵士重鎮。
他錄製了萊斯特・楊(Lester Young)、班尼・卡特(Benny Carter)、迪娜・華盛頓(Dinah Washington) 等音樂家的專輯。為了讓音樂家能更自由地演奏,他推動使用 12 吋 代替78 轉唱片,遠離主流商業市場的短曲格式。
爵士人生,漂泊不定卻根深蒂固
哈利的足跡遍佈各地——哈瓦那、洛杉磯、波士頓、堪薩斯市、馬賽、法國南部、巴黎——他永遠走在音樂的路上。
儘管出生於亞洲、成長於歐洲,他的心屬於美國爵士。而在這個經常以種族與國界劃線的音樂圈裡,他用熱情與實力跨越了所有界限。
Famous Door:不讓爵士沉寂
離開 Keynote Records 後,他創立了 Famous Door Records,致力於保存搖擺與主流爵士的火種。在搖滾興起的年代,他仍堅守對音樂的信仰,錄製了 Zoot Sims、Flip Phillips 等人的作品。
他於 1990 年辭世,但他留下的音樂與精神,早已成為爵士歷史中的一部分。他或許不是最知名的名字,卻是最值得記住的人之一。
一勺搖擺:Harry’s Nutty Salted Caramel
在 Bebop,我們相信爵士樂不只是用耳朵聽,更是用心感受、用味蕾體會的藝術。
因此我們創作了這款靈感來自哈利・林的口味:「Harry’s Nutty Salted Caramel」。這款冰品 鹹中帶甜、微妙驚喜、風味層次豐富,就像哈利本人一樣。
這是我們向他的致敬:
為了那些在飯店房間裡誕生的即興時刻;
為了那些超越格式的 12 吋唱片;
為了那張黑白合照中,唯一的亞洲面孔。
讓每一勺,都跟著爵士搖擺。
敬哈利。
0 Comments